酬神卷

皮影戲

皮影戲最早可追溯至二千多年前漢武帝與李夫人的故事,盛行時期則是在宋朝,它不但是三大偶戲之一,也是當今電影的鼻祖,在台灣神明聖誕時的酬神戲也很少看到皮影戲的演出,主要是因為皮影戲並不像布袋戲那樣的普遍。

台灣的皮影戲主要是從閩南的漳州及粵東的潮州傳來,但都屬同一個系統,都用潮調音樂及唱腔,清朝時皮影戲在台灣演出非常的興盛,隨著現今社會環境的變遷,以及大眾娛樂的普遍,皮影戲也因此日漸沒落,現今已剩不到幾團,皮影戲的表演主要是藉著一面影窗,利用燈光照射原理將紙偶或皮偶影射在白色的影窗上,所唱戲曲音樂概稱「潮調」,再搭配鑼鼓胡琴的伴奏,來表達傳統忠孝節義歷史故事,皮影戲可說是中國電影的始祖。

歌仔戲

歌仔戲是很傳統的酬神戲,發源於台灣的宜蘭,原屬三小戲,即以小生、小旦、小丑三種角色為主的劇種,後來又從北管戲引入大花臉,形成生旦淨丑四角色。在早期歌仔戲是很流行的戲,也都有在電視節目演出。

但是自從七○年電子琴花車崛起之後,歌仔戲就此一落千丈,後來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,歌仔戲隨即轉型為綜藝歌仔戲,白天演歌仔戲給神明看,晚上唱歌跳舞給人們看,有時為了跟電子琴花較勁,還會演出脫乳舞來吸引觀眾,早期歌仔戲都有唱現場的實力,搭配北管伴奏,現今多為放錄音帶對嘴的方式進行表演。

布袋戲

布袋戲源於明朝秀才梁炳麟,滿腹經綸,但屢次赴考都名落孫山,一日梁炳麟來到九鯉湖仙公廟,並在廟中夜宿,夢中見福、祿、壽仙等眾仙雲集。有一名白髮仙翁握住他手說:「念你之虔誠,今以五言一句贈之,日後即知究竟」。之後在他掌上寫「功名歸掌上」,梁炳麟醒來後十分興奮,相信是預告他今科會高中。後來金榜揭曉,依舊榜上無名,梁炳麟心情沮喪,對功名富貴徹底失望,回歸故里之後,以教書維生並兼職說書,時而諷刺時政弊端,藉以發洩心中不滿。後來梁炳麟參考傀儡戲,改採手操作木偶;用「隔簾說書」,托詞嘲諷之言出自偶人之口,以避免惹禍。不出數年,轟動閩南一帶,布袋戲蔚為風尚,是當時知識份子間普遍的娛樂。

一回上演文狀元角色時,不期然地唸出「三篇文章入朝廷,中得三鼎甲文魁,功名威赫歸掌上,榮華富貴在眼前」,心頭一震,猛然省悟,昔日白髮仙翁所說「功名歸掌上」指的正是此事! 現今布袋戲已進化到金光布袋戲的時代,但是傳統布袋戲仍然在民間廟會活動中扮演酬神的角色,現今鄉土的布袋戲又分為車上型和電影型布袋戲,車上型可以在跟著刈香的隊伍行進,而電影型則白天放布袋戲晚上放露天電影。

傀儡戲

傀儡戲一般較少在民俗廟會場合見到,主要因為台灣傀儡戲班較少的關係,根據歷史記載最遲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出現偶戲的表演,不過當時是宮廷娛興節目,一直到宋代傀儡戲發展到了極興盛的階段,也開始演出具有故事情節的劇情。台灣傀儡戲源自閩南地區,分為北南兩派,北部傀儡戲是屬閩西流派,南部傀儡戲則屬泉州流派,南派著重祈福的酬神儀式,北派則重驅邪的祭典儀式。

傀儡戲分生、旦、北、丑四行當,每個傀儡的基本操縱線多以十四條為主,表演時由一至二個人操縱傀儡一起演出,除了後場幾個樂師伴奏之外,還有一個專門控制音效及特效的人,隨時搭配劇情或噴乾冰或做出打鬥等音效,除了一般酬神功能之外,傀儡還可用在送神、祭煞的功能。

露天電影院

露天電影院只有在廟會神明壽誕時才會出現,這種電影兩面都可以看,演的是很舊的電影,但是總是會吸引很多鄉下人圍觀,露天電影主要是透過二部放映機來輪流播放片盤,有時候放電影的技術不好的話,就會造成劇情中斷的情形,有時候只要有人走過播放機射出的影像,那人的大頭就會顯現在電影布幕上,在開播時都會先播十分鐘的辦八仙,才正式進入影片。所以這十分鐘的空檔就可以去打香腸、烤魷魚或是買棉花糖,由於露天電影院是在大廟埕播映,再加上滿夜的星空,真的是氣氛好極了,現今露天電影多與布袋戲團結合,也就是都由布袋戲團包辦,白天演布袋戲晚上放電影。